
原來電商也受到「知識的詛咒」:電商列車長這樣破解
今天一開始想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名詞:知識的詛咒。
維基百科的解釋是:專家以術語交談,但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。
白話一點的說明是:由於專家擁有比一般人更多的知識,而且會假設溝通對象也擁有這些知識,因此在溝通時會不自覺以術語交談,而喪失與一般人溝通的能力。
電商列車長一直以來以「協助中小型店家數位轉型」為服務理念,針對店家本身的品牌調性、產品定位,在預算內規劃現階段合適的佈局建議。
客戶找上我們,通常只有一個想法:「我的產品要在網路上大賣特賣!」
但在銷售的背後,其實有好多環環相扣的元素。
- 產品要在哪裡賣?(該寫個客製化官網?用開店平台shopline、WACA、cyberbiz…?還是架站wordpress?生活用品類是否進MOMO、PCHOME、松果購物?設計巧思類是否進citiesocial等通路電商?)
*哪裡賣不知道嗎?記得先看這篇【實戰經驗分享】轉型電商的第一道牆-你要在哪裡賣?銷售渠道選對了嗎?
- 在網路上要有吸晴的呈現,最基本要有:上架用的素材(清晰的商品照和明確的文案)
- 有了完整的素材,還必須能整合成:吸引人的商品頁(要找設計師或美編做圖)
- 有了吸引人的商品頁,還要讓網站有流量(透過社群經營與粉絲互動、行銷活動累積人氣撈名單、廣告投放增加曝光觸及等)
這些怎麼做?找誰做?
通常有點規模的店家或品牌,才會有自己的行銷部門去架構以上環節,或是去和外部的第三方資源聯繫和整合。
然而,聯繫我們的客戶大多有兩種,80%是沒有優質素材、沒有好的設計師、更沒有內部行銷人員,除了產品外一無所有;20%則是可能有位身兼美編、社群小編及業餘攝影師的企劃人員,包辦所有事情但不包含薪水。說說那80%吧,即使認真找了攝影師、設計師、行銷或廣告公司,這時候「知識的詛咒」往往讓他們覺得溝通的好挫折…
- 攝影師的詛咒「攝影價錢怎麼談…包時數、張數?去背、素背?情境照?」
- 設計師的詛咒「什麼規格尺寸像素pixel?轉外框、曲線?圖層、透明度?CMYK、RGB?」
- 行銷、廣告公司的詛咒「投什麼媒體…CPC?CPA?CTR?轉換?互動?流量?」
原來「知識的詛咒」如此無所不在,藏在電商的每個環節
對!廢話這麼多,終於進入想跟大家聊的主題:電商列車長,你們到底在做什麼?
實在是被問到爛了,只好寫一篇來告訴大家啦~
電商列車長的角色,簡單來說就是扮演你們的電商教練,破解知識的詛咒。
針對產品/品牌屬性,提供合適的策略方向建議,並協助和外部第三方資源溝通,以確實執行擬訂的各項排程規劃。
正因為我們團隊過去擁有品牌商、代理商、通路商的多重經驗,經歷過一個人相當於一個部門,兼任設計、行銷、業務、採購及PM的角色,因此清楚雙方在溝通上存在多巨大的信息不對稱。我們在清楚客戶的想法後,將其轉化成專業術語(也就是傳說中的「中翻中」),協助客戶有效率地進行溝通,瓦解知識的詛咒。
是不是好像懂了什麼~其實在你我生活周遭也經常上演這樣的認知偏差,CEO和一線員工、老師和學生、政治人物和民眾、商人和消費者。
如果以上哪一句對白讓你有共鳴,或是你內心也曾經上演過類似小劇場…來吧!
我們在做的,可能跟你想的有點不太一樣,我們絕不是你想像中的網路行銷公司!
您好,我們是電商列車長,很高興認識你
【電商列車長碎碎唸】
這裡提供經驗分享也紀錄電商列車長的前行過程,只要跟電商、行銷、創業相關的議題,我都會持續寫文分享,如果你/妳喜歡我的文章,歡迎幫我人很少的粉絲專頁按個讚,更多好文持續與大家分享!(放心我文章更新不快不煩人)(好啦快去按一下還有IG哦)↓↓↓↓↓↓↓↓↓
~電商列車長~
FB粉絲專頁: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ikaconcept/
Instagram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ikaconcept/

